“三保”事业关系机关运行效率和民生切身感受,是维护社会稳定的“压舱石”。近年来,朔州财政坚持“三保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,采取四项措施兜牢“三保”底线。

一是开源节流强保障。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“紧日子”要求,紧紧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,千方百计挖潜增收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积极盘活资产资金资源,聚焦基层“三保”需求,科学编制预算资金优先用于保障“三保”支出,坚决兜牢兜实“三保”。

二是规范民生优政策。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强化基本民生保障,清理规范地方过高承诺、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,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、均衡、普惠、可及,逐步建立完善民生政策和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的机制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三是强化审核把关口。指导县区科学安排“三保”预算,强化对县区“三保”预算的审核,确保“三保”预算不留缺口。2025年全市共安排“三保”预算107.9亿元,其中,保基本民生42.5亿元、保工资61.7亿元、保运转3.7亿元,本年度全市“三保”预算无缺口。

四是动态监控强监管。加强“三保”支出库款保障和运行的动态监控,确保“三保”预算应支尽支、“三保”资金精准落实、“三保”支出不出风险。截至6月底,全市“三保”支出63.11亿元,执行进度58.49%。其中,保基本民生26.1亿元,保工资35.73亿元,保运转1.28亿元。